悠悠书盟 > 军史小说 > 汉家衣冠 > 第59章 军备 3(1/3)

第59章 军备 3(1/3)

上一章汉家衣冠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悠悠书盟在线收听!
很多人认为中国发明了火药却只能造烟花、鞭炮。抱有这种想法的人只能说明他一点都不了解中国的火药史。

火药起源于先秦时期的炼丹术,但真正的研究出正确配方却在唐中期,到唐晚期就已经有使用火药作为武器的记载了。

两宋时期火药在军事上进一步发展,火炮和炸药包也开始出现在战场上。

宋朝名臣曾公亮在《武经总要》中记载的火药配方比例已经非常接近黑火药的配方了。在南宋时期最原始的枪已经出现了,不过使用的是竹竿,名叫突火枪。

元明之际,铜、铁取代了竹筒,火枪开始大规模使用。

明代的火器种类多的数不胜数,比如三眼铳、四眼铳、连子铳、十连铳、集束火箭、神火飞鸦、万人敌、火龙出水、佛郎机炮、火铳、红夷大炮、十眼铳、拐子铳、迅雷铳、五雷神机、虎蹲炮、鲁密铳、鸟铳、抬枪……

有很多人认为红夷大炮是西方传来的,狭义的讲这么说也没错,但那时西方的火炮是铜铁合金炮,纯铁炮还是葡萄牙人跟中国人学的。实际上红夷大炮是中西技术结合的产物,由于是吸取了西方的技术才把这类大炮称为红夷大炮。

永乐年间,朱棣数次北征就以火器为主。战阵就是以神机铳(火绳枪兵)居前,骑兵居后,前锋要疏,后队要密,锋疏则达,阵密则固。这一原则一直到十八世纪还在使用。

万历年间,戚继光开始组建战车部队,说是战车其实就是把火炮装在车上方便机动。具体的编制是每营两部,每部四司,每司两联,每联两车。每车载佛郎机炮两门,士兵二十人,每局编百总一名、炮车兵八十名,每司编把总一名,百总以下官兵三百二十四名。每部编千总一名,司以下官兵一千三百人,每营将官一人、中军一人、部下官兵二千六百零二人,总计全营二千六百零四人,配炮车一百二十八辆,佛郎机炮二百五十六门。

对阵时,敌骑兵进攻,我方用战车结阵,坚固的战车能有效的阻止骑兵的冲击,然后我方鸟铳、火箭、佛郎机轮番施放。如敌军不退,则用威力更强的火器攻击。轮番的施放火器甚至可以日夜不停。如果是遭遇战,我方以鸳鸯阵自保然后有序的退入车阵中,接着重复以上步骤。如敌方败退,那就是骑兵出击。

骑兵营也装有火器,以鸟铳、快枪、虎蹲炮为主。那时的快枪已经是燧发了,只不过这种燧发非常原始,点燃的还是火绳。

到了明末,徐光启和他的弟子孙元化已经研究出开花弹了。这可是一次质的飞越。如果明朝未亡,在火器方面的研究,中国绝对是吊打全世界。

至于清末还是用冷兵器作战,那就要问问建奴了。所以说每一次异族入侵,对中华文明来说都是一次大劫难,文明会倒退百年以上。

有很多人认为建奴是因为努尔哈赤死于火器才令当权者十分反感火器。呵呵,当初孔有德带制作火炮的工匠投降建奴时可是直接封王的。要是建奴不重视火器为何重视孔有德。

火器在中国没落真正的原因还是思想观念。就像如今一样,很多人认为沿海富裕是因为近海。可他么的河北、辽宁、广西、福建、海南也靠海也没见这几省比山东、浙江、江苏、广东富裕甚至比不靠海的河南都差。所以说,这和地理位置无关和思想观念有关。

言归正传,朱慈烺参观完造枪工坊后来到了靶场。这是各种火器试验的场所。

首先演示的是燧发枪。三排士兵,第一排趴在地上,第二排半蹲,第三排站立。第一排开火后也不用退到后方清理火枪上子弹,只需要拉动枪栓用短铁钩伸进弹仓拉一圈把残渣清理下再上子弹。第二排开后换子弹,第三排接着开火。前方的木板上立即出现密密麻麻的弹孔。

宋应星解释道:“殿下,实际上两排士兵已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汉家衣冠章节列表下一页